战争年代之后的历史战争亲历者 战时・战后的证言影片

始于裁缝的我的战后生活

中村多美子女士

生年:1934年

出生地:南风原町

童年时代

  我的父亲是个农民,母亲制作纺织品。我从小就帮母亲做事,说是帮母亲,也只不过是做一些孩子能做的缠线等简单的活儿。奶奶常常走到那覇泊港去卖纺织品。二战前,南风原喜屋武的人就从事纺织业。

到本岛北部的古知屋避难

  战争爆发后,我们前往古知屋(现在的宜野座村松田)避难,我们与村里的人一起坐上大卡车,到了避难地点。在避难地点基本过着跟往常一样的生活,没什么变化。因为我父亲是喜屋武的区长,所以,我们全家一直住在古知屋的区长宅邸。宅邸周围有许多农田,所以我们能得到食物,帮了我们大忙。当时,古知屋的区长躲到深山里去避难,最终死在了山里。区长身上穿的是我母亲制作的衣服,所以我们得知就是他。

战后归乡

  父亲成了俘虏后,被关进金武的屋嘉收容所,后来又被带到了夏威夷的收容所。战争结束后,我们从古知屋来到玉城村船越,而后又转移到大里村的大城,最后从大城回到了南风原的老家。我们是和同在喜屋武村的两个家庭一起转移的。老家已经被烧光,什么都没留下来。
  首先盖起了茅草屋顶的房子,然后又搭建了铁皮屋顶的房子,住在里面生活。战争中,我失去了奶奶。奶奶在战争中去世后,我们把写有她名字的瓶子一起埋在了奶奶去世的地方,日后去挖奶奶的遗骨时,却发现遗骨和那个瓶子全都不见了,奶奶的遗骨到底在哪儿,至今都不知道。

在喜屋武的战后复兴生活

  那时我帮家里做了许多家务,包括做饭、蒸地瓜、炖汤等,还经常去砍柴,到山里去砍柴。田里长了许多地瓜藤,我们就把这些藤晾干,用来生火烧饭。做‟天妇罗”的时候没有锅,我们就用美军的頭盔来代用,炸‟天妇罗”大家一起吃。当时是炸地瓜‟天妇罗”,香甜可口,特别好吃。用机械油 炸的‟天妇罗”,现在想来真是太危险了,让人后怕。

当时的在校生活

  战争刚结束的时候,小学(国民学校)还开设了7年级和8年级。在我上小学八年级时,学校的制度发生了变化,小学八年级变成了初中一年级。那时不学习也能毕业,课程非常简单,只要复习一下就能完成作业。我很喜欢学习,也热衷于学业,初中毕业时,我做了毕业生代表,还得到了美国制的鞋子,作为奖励。不过,那双鞋子实在太大,我根本穿不了。

上裁剪学校

  初中毕业后,我去了洋裁学校,我喜欢裁剪。好朋友约我跟她一起去洋裁学校,所以,我也就跟她一起上了这个学校。当时,那所学校在那霸的国场。由于没有鞋子,哥哥用木板给我做了双木屐,我拿着木屐赤脚走到南风原的津嘉山,在快到国场时,再把脚洗干净,穿上木屐走进学校,有时木屐也会泥泞不堪。即使是晴天,也舍不得穿木屐,所以常常赤脚走到学校附近。
  在洋裁学校,我学会了制作纸样。在那个学校上学时,因为听说裤子非常畅销,所以我就想做裤子。由于当时学校里还没学过做裤子的方法,我只得把父亲的裤子拆了,来实际学习操作。知道怎么做了以后,便开始制作。

正式开始从事裁剪业

  大家都说成品卖得好,所以与我同龄的村里人都开始做起了裤子。买来缝纫机做裤子,再拿到那霸的市场上去卖。我用装美国面粉的布袋作裤子布料,把布袋买回来,在染坊染上颜色,再做成裤子去卖,这就是我当时的生活。裤子的颜色大部分都染成藏蓝色,每天我都能做两三条裤子。听说用缝纫机做裤子能赚钱,喜屋武的人都去买了缝纫机。据说那时在村子里一共有80多台缝纫机,我也买了缝纫机,昂贵的缝纫机买不起,所以我买了‟福助”牌缝纫机。还做了丹前(日式防寒棉袍)。晚上十点之前是开着灯缝制,晚上十点之后是点着蜡烛缝制,常常工作到夜里12点。用卖裤子赚的钱,去买第二天的布料等,一直持续着这样的生活。

日常生活

  在特殊的日子里,也会去看电影或看戏,有时和朋友一起去看电影。我曾看过电影《请问芳名》和《白色巨塔》。旁边的大里村有剧场,可以看戏,我曾去看过(冲绳剧演员)大宜见小太郎和高安六郎的戏。我在20岁时结了婚,婚后生下了4个孩子。我先生比我年长2岁,他也是一个农户,种植地瓜和甘蔗。由于家里没有农田,所以他借用别人的田地耕作。我先生的哥哥一家就住在我们隔壁,我先生在家排行老二。当时到处有空地,这里是移居夏威夷的叔叔家的土地,亲戚的婶婶告诉我们,如果想在这里盖房子,要先得到地主的同意才行。所以我马上给夏威夷的叔叔去了信。叔叔回信说:‟那块地你拿去吧!”因此,我们就接管了那片地。
  纺织是从40岁左右开始的,正式学习纺织。我去传统工艺指导所进行了学习,除传统工艺指导所以外,还跟本地的纺织工匠拜师学艺,那位纺织工匠非常认真的教我。

致年轻一代的寄语

  希望和平的岁月能够永远延续下去,希望再也不要有战争爆发,战争真的非常可怕。


  中村多美子女士努力学习纺织技术,于1997年被评选为琉球絣织的日本传统工艺工匠,并一直致力于技艺的传承。